|精神之家
5月14-16日,第七届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在湖南省长沙市顺利开幕并圆满落幕。各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会人员达400余人,会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学术交流热烈。
会议现场
湖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尹双凤教授、湖南大学王双印教授和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共同担任本届会议主席,湖南大学刘志刚教授担任会议秘书长。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投稿近210余篇。会议共设置大会报告6个,主题报告32个,邀请报告75个,口头报告26个,青年论坛26个及墙报67个。
会议现场盛况
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是由苏党生研究员发起,经多年努力,已成为国内的一个重要学术交流平台。研讨会每年举行一次,本届会议主要是以“碳催化与能源化学”为主题,以学术交流为重点,针对碳催化与能源化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旨在探讨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探索研究碳催化在能源化学领域的应用。
会议现场盛况
开幕式由湖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尹双凤教授主持,并邀请到徐春明(中国石油大学,院士)、汪卫斌(湖南大学,副校长)、王心晨(福州大学,副校长)、王体壮(中国颗粒学会,教授)、余淑英(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秘书长)、魏飞(清华大学,教授)、宗保宁(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肖丰收(浙江大学,教授)、吴宇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强(清华大学,教授)、王双印(湖南大学,教授)、刘志刚(湖南大学,教授)等隆重出席。
湖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尹双凤教授主持开幕式
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卫斌研究员致辞
中国颗粒学会王体壮秘书长致辞
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余淑英秘书长致辞
湖南大学刘志刚教授致辞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炳森研究员作苏党生先生追思报告
开幕式后,紧接着进入大会报告环节,大会报告由徐春明院士、张强教授及王心晨教授共同主持。大会邀请到清华大学魏飞教授、浙江大学肖丰收教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宗保宁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吴宇恩教授和湖南大学王双印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
主持人:清华大学 张强教授
报告人:清华大学 魏飞教授
报告题目:二氧化碳加氢制四甲基苯过程碳催化研究及其工程化
报告人:浙江大学 肖丰收教授
报告题目:多孔有机配体聚合物作为制备高效多相催化材料的新平台
报告人: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宗保宁教授
报告题目:过氧化氢及其烃氧化和烃氮化工业技术体系
报告人:中国科技大学 吴宇恩教授
报告题目:单原子催化及其氧活化
报告人:湖南大学 王双印教授
报告题目:有机分子电催化转化
大会现场
大会报告后,会议以“清洁能源与能源转化”,“电化学反应与催化”,“绿色碳催化过程” 三个主题共安排了三个分会场,主要针对催化和能源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和难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与讨论。
分会现场
分会现场
与会专家与参会人员们共同探讨了碳催化、能源、电化学等领域中最新的科研问题和发展方向。同时会议期间评选出10个“Nano-Micro Letters优秀墙报奖”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颁奖合影
15日20:30-22:00为本届大会编辑时间,编辑座谈会邀请到张丽英(Nano-Micro Letters)、张丽娟(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何玉娟(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蒋方圆(Wiley)、徐菡(Particuology)、赵慧敏(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李斌(过程工程学报)、夏雨(Green Energy&Environment)、李丽(化工学报)9位期刊编辑共聚本次编辑座谈会,各位编辑首先对各自期刊分别做了介绍,然后对现场参会代表的问题一一解疑答惑。由于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本该晚22点结束的会议,延长至晚22:40大家才恋恋不舍离开会场。会场中报告精彩、交流提问踊跃、现场学术氛围非常浓厚。
编辑座谈会现场合影
张丽英: Nano-Micro Letters 与你携手共进,一路前行
张丽娟: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为代表作提供高质量出版平台
何玉娟:突出化工特色,创办一流科技期刊
蒋方圆:威立(Wiley)材料科学期刊
徐菡:创精品与国际化--《颗粒学报》的探索与实践
赵慧敏:GreenChE 发展进程与未来探索
李斌:过程工程学报简介
夏雨: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期刊介绍
李丽:化工学报简介
墙报交流
展览现场
本届会议为期三天,除学术研讨及期刊、企业展览外,还设置了青年学术论坛、编辑时间、墙报展览、评选及颁奖等环节。丰富学术交流形式,碰撞科学思维火花。
本届会议已圆满落幕,既为化工、能源、碳催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提供了共同探讨和交流的平台,凝炼了碳催化领域新的研究方向,也为推动碳催化和能源等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开拓了参会者的科研思路,启发广大师生在相关领域的创新意识,为学科的发展和未来做出了一份贡献。
2022,第八届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我们浙江工业大学见!
推 荐 阅 读
第十一届(2021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万字长文!清华张强&北理工黄佳琦从颗粒角度解读锂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技术
Coord. Chem. Rev综述论文: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原理及在电化学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注册PTF8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