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一名思政课老师的劳模故事

“青匠说”科学家精神的弘扬与传播 人文科学 工匠精神 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一名思政课老师的劳模故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12月17日下午,东莞理工学院青匠文化工作室联合学校学生工作部邀请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永刚教授莅校讲授思政课,张永刚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一名思政课老师的劳模故事》为题讲述了他本人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时代内涵的理解。学校学工部、团委、就业中心、知行学院及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出席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张永刚教授以“一名思政课老师的劳模故事——从“‘不务正业’到‘不误正业’”为主题,结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向师生们娓娓道来他的成长经历,以及如何立足岗位、传承劳模精神。他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实例,向大家展示一名思政教师如何始终保持热情和专业精神,坚持“刚好在场”,用热情和专业知识去感染学生,争做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大先生”。

060A7533.JPG

张永刚教授强调,劳模精神的内涵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将劳模精神和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一要忠诚于教育事业,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做到旗帜鲜明,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二要热爱教育事业,坚持与时俱进,将理论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系起来,打造“三屏融合”的“大思政课”,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视野;三要专注教学主业,关注青少年的个性化表达,紧密结合社会热点,以时事为引,将透理论重点,化解学生的疑点,让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张永刚教授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核,他强调,课程思政应以专业知识为内核、以能力培养为路径,应彰显价值塑造之意蕴。最后,张教授提出了做好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他认为,课程思政建设一要心怀“国之大者”,担当教育使命;二要践行“立德树人”,明确教师责任;三要坚持“终身学习”,推动教学创新。

060A7513.JPG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政建设。通过这次学习,学工队伍对学校学生思政建设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有利于切实做好学生工作,也有利于学校凝聚责任合力、制度合力、管理合力、育人合力,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一名思政课老师的劳模故事.docx
预览 3720 点赞 1 留言 0 收藏 1 转发

0 评论

按热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暂无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