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家风,校有学风。
立足新时代,
校园需要一股怎样的清风?
这股风或许该温和,
在长期的吹拂下滋润学生的心田,
这股风或许要有力,
足以扬起当代青年理想的风帆。
关于学风建设,
你有什么洞察、思考和期待呢?
如果你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在推进学风建设的进程中,收获了什么欣喜的成果?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
在学风建设的环境里,获得了怎样的感触?
学科以外,我们邀你共创“第二课堂”!
共同谱写“学风”的内涵外延,
共创风清气正的校园精神风貌!
2022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2019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2022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为切入口,全面启动2022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系列活动,推动建设“学风涵养工作室”,支持青年学生创作更多精良主题作品。
为进一步拓宽学风的内涵外延,启发更丰富多元的学风建设活动,收集更多优秀学风案例、学风个人,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参与、关注、引领学风传承,“风启学林”主题社区特别策划“学风传承,一起共创‘第二课堂’”系列征集活动,拟通过系列线上线下互动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及传播手法,结合全国各大专院校特点,利用资源优势,多方联动以及采取奖励措施,调动学生、老师及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真正落实学风传承实际效果,为二十大成功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向谁征集?
本次活动面向高校院所,特别是面向青年学生群体公开招募,欢迎学风涵养工作室踊跃参与。
征集什么?
l 高校院所开展学风工作主要措施和经验
l 青年学生所思所感
聚焦点:学风组织建设、科研成果公开公布,科研伦理和学术道德教育,对不端行为的惩戒,以及学术监督等。
具体要求:
1.有措施有案例;
2.有人物有故事,结合学风涵养工作室(含学风传承行动)实施,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发掘生动案例;
3.文稿字数原则控制在2000字以内。
在哪刊发?
1.科技日报“学风传承行动”专栏。
2.人民日报数字传播集中展示,以海报形式在“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滚动刊播,“人民数字联播网”开设专题,以图文、视频形式集中展示。
3.“风启学林”主题社区将同步发布及宣传。
投稿邮箱
邮箱地址:fqxl@scimall.org.cn
*信件标题请注明:“学风传承,一起共创‘第二课堂’ ”+作品名称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2年11月30日
0 评论
按热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