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付巧妹:用古基因组探索东亚人群的历史
如果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成一天,人类则在一天结束前的最后38秒时到来。然而这短短38秒间,我们祖先所经历的故事仍然是一团谜——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人类心头,成为一群人不断追问答案的永恒命题。
2021-05-11 13:44:32
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付巧妹:用古基因组探索东亚人群的历史
如果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成一天,人类则在一天结束前的最后38秒时到来。然而这短短38秒间,我们祖先所经历的故事仍然是一团谜——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人类心头,成为一群人不断追问答案的永恒命题。
2021-05-11 13:44:32
“中国天眼”的青年力量:让大国重器出大成果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高水平管理和运行好这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如何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出好成果?青年人,立大志,上大舞台。
2021-05-11 13:40:52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等6部门部署开展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
2021-04-30 09:28:58
中国科协党组传达学习近期中央有关重要精神
2021-04-25 10:08:10
这份75年前的手写病历火了!书写者曾亲手接生袁隆平
2021-04-23 10:04:39
唯愿科学在祖国开花、结果——清明追思科技先贤
3月26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微生物生化学家、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院士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
2021-04-06 14:06:15
清明缅怀共和国科技脊梁——这一年35位院士离我们而去
又是一年清明时,梨花风起寄哀思。去年清明至今,中科院和工程院的已故院士名单上,又添了35个名字。
2021-04-02 14:38:16
追梦身影第一集——家国情怀之沈善炯
2021-03-29 16:05:19
哀悼!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逝世
3月22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工程院获悉,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因病医治无效,于22日中午在京逝世,享年96岁。
2021-03-23 13:44:33
5部门关于联合开展2021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工作的通知
中国科协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等5部门关于联合开展2021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工作的通知
2021-03-11 09:39:34
2021年度学风建设资助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1-03-05 13:25:10
高校学子与贫困村学生信件曝光 细节让人感动
近日,魁龙小学学生姚蕴涵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张紫略的信件曝光。信件中,姚蕴涵开心地回忆了两人见面时的情形,并表明了好好学习、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决心。张紫略在回信中,鼓励姚蕴涵好好学习,更多尝试自己喜欢的东西。
2021-02-22 15:01:27
“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进贵州 高校学子与贫困村学生信件曝光
2020年11月25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2020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贵州采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了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魁龙村魁龙小学。
2021-02-22 14:45:46
高校学子与贫困村学生信件曝光 细节让人感动
近日,魁龙小学学生姚蕴涵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张紫略的信件曝光。信件中,姚蕴涵开心地回忆了两人见面时的情形,并表明了好好学习、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决心。张紫略在回信中,鼓励姚蕴涵好好学习,更多尝试自己喜欢的东西。
2021-02-22 14:12:25
弘扬甘为人梯育人精神,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纪念“科学启明星”王绶琯院士
2021-02-02 17:02:52
施一公:求科技兴国之是
作为一位爱国企业家和慈善家,查主席的求是精神和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传承。
2021-01-27 16:31:23
青年护士防护服上作画 记录“最美逆行”
2021-01-12 15:49:09
中国科协2020年“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 社会实践活动贵州行结束
2021-01-07 12:26:11
中国科协致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新年贺词
2020-12-31 09:25:01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等6部门发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6部门在北京向全社会发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2020-12-28 12:17:15